证治体验
一、学习现代医学知识 更好提高中医疗效我是中医学院毕业的中医生,理应姓“中”,为什么在此强调学习现代医学知识呢?三十余年的临床工作,使我深刻的认识到学习和掌握一些西医知识,对提高中医理论和疗效是大有裨益的,对此临床感悟多多,略述几点以滋同道。1979年我就掌握了内窥镜技术,是重庆市第一个掌握胃镜技术的中医。我十分注重将胃镜的检查与中医的望诊内容结合起来分析,既丰富了中医对胃病的望诊内容,也启发了临床思路和提高治疗效果。如胃粘膜色泽暗滞,或有瘀点瘀斑,提示有血瘀存在,而此时舌质尚没有青紫或瘀紫的瘀症表现,说明胃镜象的瘀证表现往往早于临床证候,从而提示及早加用活血之品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在我的临床工作中,只要胃镜有类似中医瘀证的表现,我就及早加用活血化瘀之品,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殊功。为此我在1984就撰写发表了“论胃镜的瘀证表现”一文,在全国中医界最先提出了胃镜的瘀证象早于临床表现这一学术观点,得到了全国同仁广泛的赞同。早年我曾很有兴趣的看了武汉医科大学发表的一篇关于通过胃镜放入微型压力传感器测定幽门孔功能的文章。该文提示大部分幽门开放不良的病人幽门孔呈低平慢波,说明幽门收缩无力。可谓“说者无心,看者有心”,我被此论点所触动,联想到此类病人胃的蠕动波常不连续,或见幽门孔久开不闭,或久闭不开,这种收缩无力的现象不正是中医所称的脾胃气虚之象吗?故对这些病人我常常用补脾益气的方法,酌加仙灵脾补肾温阳,其疗效据统计比传统的疏肝理气,消食化滞等治疗方法有效率从63%提高到91%。我特别要指出的是,许多医家治疗此类病人往往喜用降香、沉香等,意欲通过沉降化滞的方法来消胀除满,但这些药虽有行气止痛之功,但用之不当往往破气、下气,病人腹胀不但不减轻,反会加重,其道理就是忽视了脾胃气虚这个根本,一味用诸多行气降气之品,反而欲速不达,此实乃经验之谈。我要强调的是学习西医知识,是为了更好学习中医的理论和提高临床效果,两者不但不矛盾,反而会相得益彰。二、扬长避短 重点突破中医治疗胃肠疾病虽有一定疗效,但某些病与西医药的治疗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如消化性溃疡,西医近20年不断更新了理论及药物,近期疗效十分突出和满意。又如消化道大出血,从以前的三腔管止血,到现在的胃镜下电凝止血、胃镜下硬化剂止血等等多种有效手段使病人转危为安,显示了西医学的优势。但有些病如各种功能性疾病,这往往是西医药效果不彰之处。所以三十年来我在证治中十分注重扬长避短,在功能性疾病上潜心研究。如功能性消化不良,各种检查均无阳性发现,但病人症候十分突出。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本病肝郁气滞为主要病因,治疗也多用疏肝解郁法。但我总结该病患者除了有肝郁气滞外,病人普遍存在脾胃气虚,在此基础上胃的蠕动减慢,食物排空延迟,从而产生系列症状,如仅以肝郁气滞立论,行疏肝解郁之法,理气行气则气更虚。为此我摸索总结出了疏、补、消、导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这一大法。用柴胡、川楝子疏肝理气,黄芪、太子参、炒白术补气健脾,三棱、莪术行气除满。舌苔厚者加京半夏,大便干结难下加炒枳实,脘腹胀满甚加厚朴、槟榔。同时不论何证型,均酌加淫羊藿温补肾阳,可助健脾补气之功。实践证明用疏、补、消、导法治疗本病总体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并具有可重复性,为此我在省市级乃至国家级学术会议多次作过专题讲座,详尽介绍此学术经验,受到全国同仁广泛的赞同。三、治疗要创新 用法要讲究临床治疗疾病总是有各种方法,也总是有常有变的,一般说治常易,治变难。其实善治常者,亦善治其变。要不断提高疗效,就要创新,切不被传统方法、传统理论所束缚,更不可机械套用。由此创新就格外显得重要。前面所述早用活血药是创新,用补益法治疗幽门关闭不良是创新。总之只要用心去思考去总结、去领悟随时都可创新。如湿热的治疗,一般多用清热祛湿的方法,甚者清热解毒。湿热病多数医家均言不能用补法,谓“补则留邪”。其实不然,对此也要辨证的分析。我的体会是病程长的年老患湿热者,如一味大宗清热祛湿之品,只能使湿热更甚,因其本质是脾虚生湿。苦寒药伐胃伤脾是众医家均已知晓之理,所以对这类病人健脾补气很是关键,不要被湿热象所束缚而不敢进补,在补气健脾的同时,适当加用渗湿之品祛湿,如蒲公英、菊花、香薷、佩兰等,不用苦寒质重之品,如黄连、黄柏、黄芩等。对病程短、年纪轻者则可用清热祛湿、清热解毒之品,但也需时时顾及胃气,一俟中病即换淡渗之品,并酌加健脾补气药,同时少佐利尿药,使湿有出路,古人说“治湿不利其小便,非其治也”,就很有道理。又如各种症瘕积聚,临床多用活血化瘀法,意在消症除聚,往往其效不达。对此我认为凡患此类病,正气均已伤,并多已用过化疗、放疗,机体免疫力大大下降,再用峻猛攻坚之品只能更伤正气,于病无补。先贤指出“元气盛衰,取之于脾胃的强弱。”所以对各种癌症的治疗,我多用益气健脾法,常使这些病人荷瘤生存。就是说大大提高其机体免疫力,对改善其内在生存环境,延长生命是大有裨益的。上海肿瘤医院和多家医院研究也指出,健脾理气法治疗癌症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诸法相比较,无论是单纯中药组,还是中西医结合组,其生存率均以健脾理气法效果为优,补中益气汤还可以改善荷瘤机体蛋白质代谢,防止贫血发展,增加体力,减轻放疗、化疗后毒副反应,调节肿瘤患者免疫功能都有积极作用。同时还观察到四君子汤除了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外,还有一定的杀伤癌细胞作用,这些报告都有力支持了本人用健脾益气法治疗癌症的方法确实有其理论和实践根据,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治疗效果好与否,与用法关系极大,所以用法要讲究。如我治疗脾胃病,始终不忘肺与大肠相表里,在治疗脾胃病时均适当佐以苏梗或杏仁,可起到三焦宣通的作用。脾之运化醒脾是关键,故在我的处方中常用玫瑰花芳香之性来达醒脾开胃之效,苡仁、扁豆、淮山多有健脾祛湿之功,慢性腹泻的病人用之常因这些药粉质成分太重,易产气产酸,使症状反而加重,我多弃而不用。胆汁返流性胃炎,常有较浓稠胆汁附着于胃粘膜,使胃粘膜损伤。中医认为这是胆火、邪毒。治疗该病我除了传统的汤剂外,另嘱病人取金钱草熬汤代茶饮,可起到反复冲刷、荡涤胆火邪毒的作用,好似外治法,此经验我已在1992年的中医杂志上发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人,北京医科大学早年已证实存在“容量障碍”,受此结论的启迪,我将传统的中药日服三次改为多次少量频服,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我认为一名好医生,就要善于不断总结,敢于打破传统理论和方法的束缚,不断创新,特别是要敢于“标新立异”,方能起沉疴、解顽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翔云优配-配资炒股交易网站-西宁股票配资平台-深圳股票配资论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